|
九月山城,秋意渐浓。
清晨漫步于市区江滨公园,沙溪河碧波如练,清风拂过,泛起层层细浪;岸边,晨练的人们正舒展着筋骨;在建的公共自行车道,让人们看到城市交通出行的新选择;公园里的成语浮雕墙前,爷爷正给孩子讲着代代相传的故事;一旁的雕塑作品《言传》静静伫立,母亲拉着孩子的手,仿佛也在讲述着这座城里的文明故事……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文明城市的成果,正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体现。作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,三明高起点、新出发,全市上下奋力续写文明的新篇章。
常态长效 文明城市创建的追求 新市北路,市区交通主干道之一。老林的铝合金制品店就在这条路上。以前,他家的店可没少让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感到头疼。铝合金制作需要场地,他家店面门口近20平方米的空地就成了“天然”的加工场所。
“以前是我们来了他就收,老打‘游击战’。可我们也不能时时守在他家店里,有时候我们刚走一会,这个门前‘加工厂’就又开业了。”城管工作人员也很无奈。
不过,他们现在有了“尚方宝剑”。今年3月1日,《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开始施行,这是三明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,制定出台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。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,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等公共场所设摊经营、加工生产……如违反这一条款规定,且拒不改正的,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。
“不敢再在店门口加工了,会被处罚,谁不怕?”老林说。
据统计,今年3至8月,根据《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,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(大队)共办理案件746件,行政处罚合计183.16万元。其中,梅列、三元两区办理案件187件,行政处罚合计115.8万元。
一部良法,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;一套好的机制,胜过千百次运动式治理。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,三明选择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出台“首法”,既体现了三明特色,也进一步为我市创造整洁、优美、宜居、文明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。在三明,法治正成为塑造城市文明的刚性力量。
今年3月1日,《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;9月1日,全省首部促进精神文明行为的地方性政府规章《三明市市区文明行为促进办法》施行……
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如何建好机制,用活机制?三明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办法。出台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》,明确市直各部门和两区的责任范围、职能分工和目标要求,把创建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;强化考核监督,每季度对各牵头单位、责任单位进行一次考评,每两月对街道、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一次测评,并由组织部门牵头开展专项考核,将考评成绩列入年度绩效考核……
文明城市创建,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中,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。一任接着一任抓,一级带着一级做,一年连着一年干,坚持不懈、久久为功。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统领,三明定规矩、建机制,推动着各项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发展。
满意三明 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 9月12日9时,三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号交易大厅,一场有着184家企业参与投标的水利项目准时开标——可是,现场这个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的场地,却只有稀稀落落不到20个人。
由于交易中心率全省之先,首次采用远程解密和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技术手段,不仅使项目招投标实现全流程电子化,而且做到公开透明。184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企业主,无需再像从前一样,大老远跑到三明来现场解密、观看开标过程。这是继实现无纸化电子招投标后,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流程电子化方面迈出的一大步。
年初,市委市政府召开弘扬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精神座谈会,号召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,推动各项工作更快一点、更实一点地落到实处。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,这背后,也与三明30年来坚持打造“满意在三明”的创建品牌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。
今年是三明开展“满意在三明”活动30周年。时光荏苒,这张“金”质名片,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。
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,“满意在三明”早已由初期的治理“脏乱差”,解决生产生活“八大难”,逐步成为转变作风、为民服务的一大“法宝”。
活动载体从“满意在车间”“满意在科室”“满意在公交”“满意在学校”等拓展到“满意在社区”“满意在农村”“满意在家庭”。活动内容也逐步拓展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,有力提升了群众对城市服务、公共秩序、市容卫生、工作效率、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满意度。“满意”,是口碑,更是实绩。各行各业创先争优,催生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。
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三明文明创建拾级而上,创新开展“为文明点赞·为三明点赞”“满意在三明”系列活动,唱响文明主旋律,舞动文明精气神,传递文明正能量,被省委文明办作为创新案例向中央文明办推荐。
“满意”,就这样在三明开花结果,蔚然成风,让不管是初来三明的,还是长期生活在三明的人,都能从“满意”上,收获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。
小善大爱 文明城市创建的赞歌 9月14日,位于市青少年宫905室的三明市青少年助学促进会办公室内,常务副会长黄海波正在接待客人姚女士。
姚女士在看了媒体报道后,希望能加入促进会,成为一名志愿者。其实,在这之前,她自己就一直默默地做着公益。由她捐资助学的一名二中毕业生,如今已经就读研究生,每年寒暑假,孩子都会回三明来看她。爱心,是三明这座文明城里常常迎面吹来的清风。
一年前,黄海波和几个热心公益的朋友在一块聊天时,有人提出借助微信群开展“微公益”的想法。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,“一人一日一元捐”的微信“爱心众筹”想法逐渐落地。
做公益,全凭一腔热情不行,更需要有理智的头脑和脚踏实地的执行力。当时,《慈善法》出台在即,他们便请来有经验的专业人士,筹备促进会的成立。“只有组织运作规范了,程序公开透明了,公益才有公信力。”黄海波说。
2016年8月20日,促进会正式成立。听说每人每天只要通过微信捐赠1元,就可以加入到助学行列,越来越多的三明市民加入进来,成为爱心会员。
短短一年的时间,促进会已先后在大田县、沙县、将乐县、永安市成立了县级工作站,并探索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助学模式。一年来,累计募集善款16.1万元、发放助学金8.29万元、帮扶76名“事实孤儿”、5名家庭贫困大学新生。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这样汇聚爱心,而后产生裂变效应的爱心故事,在三明还有很多。
理发师庄彩男坚持18年,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,如今,她的个人善举吸引了社区周边5个志愿服务组织,共同成立“彩男爱心发屋”公益联盟,整合资源为帮扶群体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内容;梅列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是我省首个由荣获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身边好人、道德模范、十佳市民、优秀志愿者、道德之星组成的联谊会,目前成员已有116人,大家拧成一股绳,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;“献血大王”林瑞班1998年倡导成立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,如今会员已经从最初的200多名,发展到现在的个人会员2807名,团体会员40家……
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难怪人们说,三明这座“好人之城”名不虚传!
近年来,三明市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、提名奖6人,福建省道德模范12人、提名奖2人,三明市道德模范43人、提名奖20人。全市入围中国好人榜81人,入围福建好人榜97人。
从“邻里守望·情暖三明”到“日行一善·为文明点赞”,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始终活跃在扶危济困、和谐创建的“前线”。党员志愿者、社区志愿者、职工志愿者、青年志愿者、妇女志愿者、献血志愿者、爱心联盟、道德模范联谊会……各类志愿组织层出不穷。目前,全市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22.79万人,涵盖各行各业、多个年龄阶层。
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榜样的力量,引领着城市文明向新的高度跃升。
惠民利民 文明城市创建的宗旨 “一切为了人民”,始终是三明创建文明城市的落脚点和出发点。
家住列西富华社区的林阿姨,每天早上,会抱着自家刚满周岁的孙女到楼下的坪里去玩。这块位于列西派出所周边的空地,3个月前,还是一片烂泥地。
“旁边长满野草,蚊虫特别多,一到下雨天,路就不好走。”林阿姨说。如今,烂泥地变身水泥坪。规划施工前期,考虑到目前越来越紧张的市区停车难题,街道和社区有想将这改变为停车场的打算。可是,社区民意一征集,不少居民,尤其是老年人表示,希望有个休闲广场。经过民主决议,最终,“民意”落地成为现实。
不单单是路变平了,林阿姨说自己眼见着身边的街道越来越干净,社区越来越有序,点点滴滴、真真切切地感受着文明城市创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。
家住三元区左岸名都的黄兰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家门口,孩子就自己去乘坐公交车。“以前得走上一段路,到公交车站看着孩子上了车,自己才能放心地离开。”她说。如今,公交站点不仅就在家门口,而且新建了公交车专用的停泊港湾,旁边还有文明志愿者劝导维持秩序,黄兰自然对孩子的公交出行没有后顾之忧。
群众的舒心、安心,就是文明城市发展的动力。
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市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加,随之而来的,便是与车相关的社会管理难题层出不穷。“僵尸车”、二手车辆经营占道、车辆违规停放……老百姓诉求集中的地方,就是城市管理要花大力气、下大功夫的地方。
全面摸排全市停车场数量,清理被侵占地下停车场;加大执法力度,严查路面违规停放;开展“僵尸车”专项整治;引导二手车经营业主以网络展示代替路边实体展销……面对着复杂难解的城市管理难题,三明始终尽全力在创新思路努力解答。
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,“六联六建”不断创新服务方式,共建部门将服务延伸到社区,及时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。与此同时,造林绿化、水土保持、节能减排等工作统筹推进,市容管理、道路交通、社区民生、市场创优、“五小行业”、育人环境、场馆达标、文明行为培育,特别是城市绿道、一河两岸景观工程……一系列创建成果惠及民生。
小到社区一角的卫生清洁,大到三明医改惠及民生;小到一盏路灯亮不亮,大到构建人民满意的文化服务体系;小到一块地砖是否平整,大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……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具体而微,却又高屋建瓴。
文明城市创建,三明,始终循着民生利益在赶考。(曾凤清 通讯员 江祖芳)